熱門關注
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
人體穴位網
  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 人體穴位圖 > 經絡穴位

太溪穴的準確位置圖 功效與作用 - 腎經

時間:2012-04-23 16:58:29   來源:人體穴位網  作者:www.eeocool.cn

 

太溪(KI3 )

拼音: Tài Xī

別名: 《針灸大成》 呂細

所屬經絡: 足少陰腎經

位置: 下肢部穴位

主治: 頭痛目眩,咽喉腫痛,齒痛,耳聾,耳鳴,咳嗽,氣喘,胸痛咳血,消渴,月經不調,失眠,健忘,遺精,陽痿,小便頻數,腰脊痛,下肢厥冷,內踝腫痛

太溪穴的準確位置圖】太溪穴位于足內側,內踝后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(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)。

太溪穴的準確位置圖

太溪穴的生理解剖圖】有脛后動,靜脈;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,當脛神經之經過處。

太溪穴



太溪穴(大溪穴,呂細穴)解析:

(1)太溪。太,大也。溪,溪流也。該穴名意指腎經水液在此形成較大的溪水。本穴物質為然谷穴傳來的冷降之水,至本穴后,冷降水液形成了較為寬大的淺溪,故名。大溪名意與此穴同。

太溪穴位位置圖


(2)呂細。呂,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也,總稱六呂,此指穴內物質為純陰之液。細,弱也、小也。呂細一名意在形容穴內流行的地部經水水面寬大而流動緩慢,故名。
(3)腎經俞。俞,輸也。本穴為腎經經水的傳輸之處,故為腎經俞穴。
(4)腎經原。原,本源、根源也。本穴輸出的地部經水真正表現出腎經氣血的本源特性,故為腎經原穴。
(5)本穴屬土。屬土,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。本穴物質為地部流行的經水,其變化為進一步的氣化散熱,表現出土的長養(yǎng)特征,故其屬土。

附注:腎經腧穴、原穴。
太溪穴意義:腎經水液在此形成較大的溪水。
氣血特征: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其氣化之氣。
運行規(guī)律:經水循腎經而傳,氣化之氣吸熱后上行天部。
功能作用:清熱生氣。

主治疾病:
頭痛目眩,牙痛,耳聾,耳鳴,咳嗽,氣喘,胸痛咳血,消渴,月經不調,失眠,健忘,遺精,陽痿,小便頻數,腰脊痛,下肢厥冷,內踝腫痛。
腎臟病、牙痛、喉嚨腫痛、氣喘、支氣管炎、手腳冰涼、女性生理不順、關節(jié)炎、精力不濟、手腳無力、風濕痛等。此穴位為人體足少陰腎經上的主要穴位之一。
〖人體穴位配伍〗 配然谷穴主治熱病煩心,足寒清,多汗;配腎俞穴治腎脹;配支溝穴、然谷穴治心痛如錐刺。
〖治法〗寒則點刺出血或瀉而多灸,熱則水針或瀉針出氣。
〖生理穴位〗有脛后動、靜脈;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,當脛神經之經過處。
太溪穴:腎經(圖文)
取穴方法:
太溪穴位于足內側,內踝后方,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(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)。

太溪穴:腎經(圖文)

下一頁 真人示范 圖解如何找準太溪穴

共6頁    1 2 3 4 5 6 下一頁 尾頁

查看評論

評論:太溪穴的準確位置圖 功效與作用 - 腎經

首頁 | 高級搜索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信息反饋 | 網站地圖 | 返回頂部 | RSS訂閱

Copyright © 2012 - www.eeocool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人體穴位網 版權所有